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楊志良

楊志良到成大 談「新四不一沒有」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到成大演講時表示,台灣當前的危機是年輕人不婚、不生、不養、不活,同時多數人覺得沒有前景,也就是「新四不一沒有」,未來將是造成台灣崩壞的原因。楊志良應學校的邀請,擔任學生的「職業生涯教練」,到校以「台灣大崩壞─挑戰沒有希望的未來」演講,提醒學生把握向教練學習的機會,好好思考未來。他表示,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地方像現在的台灣社會,儘管豐衣足食,年輕人仍不願意成家立業,原因與不健全的社會制度有關,呼籲政府應該「公平加稅」,甚至效法北歐,實施高福利的社會制度。他指出,台灣父母負擔子女的教育費用占所得的66%,瑞典卻不到5%,原因是瑞典稅收高,小孩教育由全民買單,因此儘管北歐國家婦女就業率超過9成,生育率仍高於台灣。高度民主的社會,社會共同儲蓄一定大於個人儲蓄,透過稅收,可提高社會儲蓄。楊志良表示,台灣的新「四不一沒有」,也就是年輕人不婚、不生、不養及不活(指自殺),還有多數年輕人對未來覺得沒前景,代表台灣未來可能會嚴重崩壞,政府不能不重視。成大中文系4年級學生徐尚方對於楊志良演講的內容,表示很震撼,會開始認真思考,能為邁入老年化的台灣社會做些什麼。
【2013/12/25 聯合報】@ http://udn.com/

蘇聯集團

AK-47之父病逝 俄讚「百年奇才」
卡拉希尼科夫1997年10月29日舉槍英姿,他手上就是自己設計的AK-47。
美聯社
設計AK-47突擊步槍的卡拉希尼科夫23日病逝,享年94歲,俄羅斯總統普亭立即致悼。AK-47暢銷全球,是全世界殺人最多的槍械。 可在任何惡劣環境下使用AK-47以操作簡便聞名,而且可在任何惡劣環境下使用;俄國當年為了推廣使用,因此沒有申請版權,各國皆可生產,據估計,全球累計已生產一億支,平均七十人就有一支。卡拉希尼科夫在俄羅斯聯邦烏德穆爾特共和國的伊熱夫斯克市去世。伊熱夫斯克位於莫斯科東方1300公里,目前仍生產AK-47。烏德穆爾特行政首長沃科夫的發言人表示,政府24日召開治喪委員會會議,討論如何厚葬他。AK-47步槍已成為殺人的同義詞,卡拉希尼科夫因而受到譴責,但他在前蘇聯時期被視為民族英雄,如今則是俄國往昔軍事榮耀的象徵。卡拉希尼科夫90歲獲克里姆林宮頒獎時說:「我創造一個保衛祖國邊疆的武器,它有時被用在不該用的地方,並非我的過錯。要怪就怪政客。」 發明人被誇是「百年奇才」「全球武器貿易分析中心」主任柯洛辰科表示,卡拉希尼科夫是傑出的槍械製造者,「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他還說,卡拉希尼科夫生在俄羅斯,反映「我國的才智潛能」。卡拉希尼科夫獲獎無數,包括前蘇聯時期的列寧獎、史達林獎、社會主義勞工英雄獎;俄羅斯2009年頒給他「俄羅斯英雄獎」,這是俄國最高榮譽。卡拉希尼科夫1919年11月10日出生在大家庭,排行17。他父親1930年被史達林政府冠上「富農」罪名流放,因此卡拉希尼科夫童年不幸福。他1941年在對抗納粹部隊時受傷療養半年,住院期間醞釀出AK-47構想。前蘇聯瓦解後,生產AK-47的伊熱夫斯克工廠生意一落千丈,卡拉希尼科夫親自向普亭請命,要求更新工廠並改名。工廠名稱今年8月改成他的姓,希望能吸引更多訂單,不料他幾個月後辭世。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募兵制

實施募兵制客觀環境顯然不足,至今成效依然不彰,若未來兵源短缺,國防出現漏洞,將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兩岸關係雖然已經改善,但南海與東海戰略情勢更加複雜,沒有國防就沒有國家安全,募兵制不容失敗。
     如此嚴肅的議題,遺憾的是,民進黨和《自由時報》卻用嬉笑辱罵、等著看好戲的心態視之。馬政府在中山會報宣示推行募兵制的決心,《自由時報》居然說是「自慰」;民進黨立委邱議瑩還呼籲政府懸崖勒馬。矛盾的是,《兵役法》修改為志願役士兵為主,義務役士兵為輔的制度,是在2003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完成立法,扁政府不遺餘力推行募兵制,怎麼現在翻臉不認帳了?
     民進黨和《自由時報》為了鞏固深綠選民,多年來處心積慮挑起兩岸糾紛;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居然提出「亞太民主同盟」這種冷戰時期的舊思維,十足顯露了民進黨大陸政策和外交政策嚴重脫離現實,說明了民進黨為何輸掉2014年總統大選。
     如果綠營和綠媒主張兩岸關係回到衝突、對立的時代,理應大力支持募兵制,那為何現在募不到兵,又反過來消遣痛批馬政府?
     沒有軍隊,難道爆發戰爭要手無寸鐵的民眾上陣殺敵、保家衛國嗎?發生非傳統國安事件,難道要坐視民眾倒懸之苦嗎?
     即使瑞士、瑞典等中立國家,國防武力也相當堅實。台灣募兵難,徵兵制又不可能回頭,當年推行募兵制的民進黨、主張「亞太民主同盟」的蘇貞昌,應該和政府站在同一陣線,共同推動募兵制。難道民進黨認為,要把台灣搞到生靈塗炭,才有執政機會嗎?



要募兵 先裁軍? 監院:事涉國家生存  
志願役士兵人數招募不足,募兵制推動已出現嚴重警訊。
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上午通過「政府推動募兵制最新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指志願役士兵人數招募不足,兩年志願役士兵招募及留營目標均有重大落差,募兵制的推動已出現嚴重警訊。報告呼籲馬政府應在下屆總統選舉產生新政府前,基於倫理責任,嚴肅評估最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政策選擇;但如果募兵制是不可動搖的國策,則國防部對兵力目標的戰略思維,可能有必要進行再思考。這項報告是由監委黃煌雄與趙昌平主查,除指出募兵預算尚未到位,招募女性人力要保持適當比例外,內容也等於呼籲國防部要推募兵就要思考裁軍,而馬總統也應在卸任前對募兵制繼續推動與否作出宣示。監委下午將舉行記者會進一步說明。調查指出,推動「募兵制」的驗證過程中,國防部經由定期評估機制,已顯現出志願役士兵人數招募不足,近兩年志願役士兵招募及留營目標均有重大落差, 募兵制推動已出現嚴重警訊。報告中提醒,國防部在招募義務役士兵轉為志願役方面,有一半左右來自國軍各新訓中心,但民國83年1月以後出生役男,雖仍在新訓中心接受軍事訓練,但役期僅4個月,對今後招募志願役兵員的衝擊不容忽視。調查說,募兵制驗證期程被展延兩年,原規劃要服替代役役男只好改為入營服義務役,以補充志願役士兵招募不足問題;但至民國108年,若招募仍有不足,國家就幾乎無法定兵源可徵兵,屆時可能出現國防兵力間隙危機。報告指出,國防部為提高招募成效,採取包括放寬招募門檻、增加女性員額比例、提升官兵福利照顧等措施,但募兵制核心精神是提升專業與戰力,因此募兵制應以招募專業為優先,且女性人力要保持適當比例。報告表示,在考量各種困難因素,色括少子化、財政支持、招募不易及社會文化等因素之後,如果募兵制基於大戰略,仍為不可動搖的國策,勢在必行,則國防部對21萬5000人兵力目標的戰略思維,可能有必要進行再思考。報告也強調,內政部已明確表示,至108年時幾乎已無兵源可徵;而募兵制至105年底將是最嚴厲檢驗的時間點,將涉及國家生存與安全,是政府各部會、所有黨派、不分朝野所應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報告呼籲,現行政府實應有倫理責任,於下屆總統選舉產生新政府前,嚴肅評估最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政策選擇。


管理者隨波逐流 領導者開創榮景

  • 2013-12-19 01:32

  • 中國時報

  • 【杜英宗】

  •      每到歲末,總是有許多對過去一年的回顧。在告別2013年的種種檢討和展望中,最令我感到眼睛一亮的,是一些關於人物的報導與分析。尤其是《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教宗方濟各,剛辭世的前南非總統曼德拉,以及《財星》雜誌一篇關於最佳和最糟企業CEO的分析。
         因為這些人物所寫下的傳奇,都不僅是一個組織的「管理者」所能及,而是「領導人」的典範。我所服務的南山人壽正進行一項為期1年半到2年的領導課程,希望提升近百位「專業的管理者」成為「全方位的領導人」。這些分析讓我這個親自帶班的「班主任」心有同感,也藉此跟有志者分享、共勉。
         部門、企業、政府或是任何組織的任何主管,都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領導人。管理者發揮其行政或是知識的專業,落實該組織的功能,監督下屬、執行任務,這些都沒有錯。但是管理者所帶領的團隊每天行禮如儀,日出日落都在一個框架中,視野、能力都無法提升,面臨困境也很難有所作為。
         但領導者就不是這樣。他們不只是確認每個人每天都善盡職守,每天的例行事務服務到位,他們還帶領所屬、甚至超越他們管轄範圍的人、事,邁向新境界!
         管理者只能維持現狀,但是典型的領導者能夠扭轉頹勢。不管什麼情況下,他們都能夠抽絲剝繭,找出問題,並且以身作則,帶來改變。例如,教宗方濟各在教廷遭遇醜聞與管理紊亂的時刻接掌天主教會,但是他挽起袖子,走向現場,喬裝成普通老人發放救濟品,親吻受疾病苦難的人,親臨第一線體民所苦,展現宗教的關懷與包容,整合不同意見,鞏固教義的核心與共識,為教會重新贏得人們的信任與肯定。
         管理者讓組織隨波逐流,但是領導者能夠不斷造市。《財星》雜誌報導在剔除了產業變化的因素後,用股價、現金部位、市場占有率以及營收、獲利等要素,挑選出的最佳CEO中,亞馬遜的貝佐斯以及大陸we chat騰訊的馬化騰,就都因此脫穎而出。他們原所屬的網路書店、電腦產業同業已紛紛出現成長障礙,但他們比別人更早看到新的機會,聚焦於長期的發展,以及客戶、人們的需求,因而贏得市場的熱烈回應,帶領企業邁向新的領域,開創了今日的榮景。
         另外,管理者常埋頭苦幹,對世事變化無感。但是領導人應隨勢應變,關注於當下的重要議題,甚且鼓舞他人。曼德拉因為父親與關係的庇蔭,原過著比其他黑人安適的日子。但是他著眼於種族隔離,帶領同僚創造新的民主契機,讓更多人能過公平的生活。同樣的,即使是傳承上千年的天主教會,方濟各也依然關心當代的核心議題,例如貧富差距、信心與公義、社會轉型、全球化、女性等,並且從這些領域著手,帶領人們面對變遷。
         領導人並不是只關心成長與利益,他們還有出於人道的關懷,不同於管理者只盡了專業技術官僚、把關的角色。就像在兩岸經營出色的大潤發,遇到天災、地變時,在第一時間因應官方與民間團體的需求,提供物資賑災,在事後遇到政府、慈善團體要來結帳時也婉拒,將此轉化成值得感恩、能夠協助災民的機會。
         不過,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了解最糟的CEO汙名何來。報導中分析,這些人低估公司的價值與優勢,沒有發揮競爭力,或者面對世局變化麻木不仁,拒絕改變。這也是當頭棒喝。當今台灣人才濟濟,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當務之急是為大家打造更大、更好的舞台,讓他們發揮競爭力,為台灣創造更多成長與價值。
         執筆之際,發現這是這個專欄今年的最後一篇文章。下次再見時,已是2014年。回顧踉踉蹌蹌的2013年,我們仍需樂觀向前。就像曼德拉形容出獄時的心情,在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他很清楚,若不能把過去的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他其實仍在獄中。
         讓我們也拋去過去一年政經與社會阻滯的紊亂與心結,學習典型領導人,創造新的榮景!(作者為資深企業經理人)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嘉南大圳

  • 2013-12-17 01:23

  • 中國時報

  • 【劉廣定/台大名譽教授】

  •      有關對八田與一表示感恩一事,筆者因未見到政府或馬總統同時對日本軍國主義者有任何譴責,而質疑何以只談「恩」,不說「怨」。總統府公共事務室陳永豐主任答覆安辰先生、陳國欽先生與筆者等時只一再強調,就八田與一主持建造「嘉南大圳」等事,馬總統的立場是「恩怨分明」、是「譴責殖民統治」的。但筆者在馬總統及其他政府官員的文書中卻只見「感恩」,未見「譴責」!
         民國39年9月1日是嘉南大圳的30周年紀念,當時的台灣省吳國楨主席特別南下主持。他在致詞中說:「…台灣被異族統治了50年,這是我們情非所願的事,但是他們有功勞的地方,我們也應表達的。日治時期50年,所花費的心血精力,不謂不大。就以嘉南大圳來說,什麼人在此地,還不是我漢族的同胞。這種民族精神是無法消滅的。無論如何壓迫,總是堅守自己崗位,這種精神是甚堪佩服的。」
         他又說:「看現在水田青青,更想起三百年前是如何的荒涼。當時開番民、墾土地、搬石填海的辛勤,這種精神是表現了大漢民族的偉大。雖然日本人對嘉南大圳也有不少的功勞,…但是比起我們祖先前來開荒的精神,就差得遠了。從嘉南大圳的紀念會,想起了祖先創業的艱難,所以本人今天抵台南,先到孔廟和鄭成功祠獻花。…」(民國39年9月2日《新生報》)由此觀之,吳國楨能從歷史的層面論事,若就這一點來說,現在的馬總統實不如當年的吳主席。

    八田與一 拯救蠻荒台灣?

    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中國與南韓都抗議,措辭嚴厲。剛好最近有幾則新聞,令筆者對相關現象思考再三。最近電影《Kano》頻頻打廣告,一個宣傳的梗,就是片中日語特別多。電影表面講棒球,卻找日本演員飾演八田與一,感念八田對嘉南平原農業發展之「貢獻」,不言可喻。但學者早就統計出,八田建造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稻米增產,台灣人消費稻米的數量反而減少。因為增產的稻米,若非運回日本,就是去資助日本軍國主義南侵所需。政府花一億元整修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最近嘉義市又砸四億去整修日式老宿舍,定名「檜意森活村」,筆者前去想購置些檜木傢飾,紀念品店員工告知,被日本殖民者砍了一陣子後,阿里山現在根本沒有檜木產業了。言談中,才想起日本許多神社建材中用的檜木,多來自阿里山,而靖國神社祭拜的人裡面,就有八田與一,他在前往菲律賓勘查途中,被美軍擊殺,當時他的身分是「南方開發派遣要員」。十九世紀,福澤諭吉發表《台灣論》,力主台灣是「日本本土的延長」,將日本內地過剩的「文明人」移入台灣以取代「蒙昧蠻民」。《Kano》電影究竟展現多少「文明人」對於「蠻民」的「族群關懷」是一回事,反正劇情片並非紀錄片,沒有忠實呈現史實與史觀的義務,但日本戰敗後幾個月,在台日人結合地方士紳抗拒國軍接收台灣,這一段歷史後來成為台獨思想背景,直到今天,都讓民進黨擺脫不了對中政策的罩門。梅爾吉勃遜的電影《阿波卡獵逃》,表面上以原住民語言呈現史實,卻被史學家揪出錯置史料時點,以拼湊出白人拯救蠻荒原住民的意象,最後連梅爾吉勃遜的宗教信仰和種族言論都被嚴厲檢視。坦白說,筆者也愈來愈不知道「蠻荒原住者」究竟是否該感謝「外來殖民者」的「文明使命」。我們這民主年代,為了選舉,清晰的史觀往往成為奢侈。在日本,右派為了選舉,才決定要否拜靖國神社。在泰國,黃衫軍即將癱瘓曼谷,大家也分不清楚誰是民主派,誰是改革派?在台灣,有些人認同「台灣國」,有些人認同「中華民國」。陳水扁在卸任前曾明令褒揚八田與一;那麼,馬政府真的對於相關議題展現不同視野,還是因中國政策在選舉中一再絆住民進黨而竊喜呢?愈接近選舉,選民思維要通澈澄明,不宜幫派式和稀泥盲目擁戴,若因對日史觀的爭議,讓執政者多了對在野黨冷嘲熱諷的素材,這是台灣又一悲劇。欣賞《Kano》電影時,或許我們該思考,為什麼非要八田與一不可?



    引烏山頭好水 嘉南平原菜美價廉

    嘉南大圳供應乾淨水源,培育出品質優良高麗菜。
    圖/嘉南農田水利會提供
    嘉南平原培育出優質農特產品,源自烏山頭水庫提供乾淨水源,並經由嘉南大圳供灌,冬季蔬菜盛產價跌,水利會長楊明風呼籲民眾多採購本土蔬果,支持農民。楊明風說,80多年來烏山頭水庫提供乾淨水源,透過嘉南大圳灌溉農田,水圳路無其他水源注入,無汙染,才能培育出優良純淨的農特產品,尤其冬季蔬果盛產,質量均佳。近來蔬菜價賤傷農,希望民眾多吃蔬果,支持本土農業。楊明風表示,台南市洋香瓜種植面積達1550公頃,面積與產量為全台第一,洋香瓜主要產區為東山、白河、後壁、北門、七股、安南等區,品質好,風味與口感俱佳。小番茄也是嘉南平原重要農產品,台南市面積約450公頃,為全國第一,由於土壤鹽分高、質地粘稠,所種的小番茄果肉口感紮實,滋味香濃。近來嘉南地區高麗菜價格跌到一顆15元,小白菜、蘿蔔、青江菜等都是一把10元,菜農叫苦連天,呼籲民眾多買蔬果幫助農民。


    王正方/一部老電影中的殖民與皇恩




    教育部「微調」高中國文科和社會科課綱,將「日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等,遭到一些團體的強烈反彈。認為此舉是在「去台灣化」,教育部長澄清,沒有去「去台灣化」,「去日本化」倒有一點。有一部一九四零年代初期的日本紀錄電影;南進台灣;日本國策紀錄映畫製作。確切拍攝年代不詳,片中的台灣總督是海軍大將小林躋造。片長六十五分鐘,日語發音有中文字幕,品質還不錯,詳細的從北到南,介紹台灣的種種,從電影裡看到七十多年前台灣的真實面貌,頗為珍貴。
    「南進台灣」是一部政策宣導電影,觀眾對象為日本帝國年輕人,鼓吹每年要有一百萬人「內地人」南進台灣;台灣是個好地方,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等等。電影的基調明確,主僕關係清楚,帝國向南延伸,台灣本島人要為母國完成任務做出貢獻。
    拍攝了許多當時的大型建築;總督府(當今總統府)、總督官邸(台北賓館)等。近一半的時間,介紹宣揚帝國在台灣的建設、教化,指「清國」在此地將本島人當作化外之民。電影中有旁白:帝國的建設,使台灣的面目一新,在世界殖民史上也是少見的。這是皇室一視同仁的恩澤。
    七十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電影,生動的陳述當時日本帝國的政策與心態。二次大戰前,殖民主義興旺,列強都拿自己的殖民地範圍、人口、資源來炫耀,台灣當時是日本的殖民地,還是日本引以為傲的殖民地,承蒙日本皇室恩澤,方才有此成就,歷史事實俱在!咱的教育部將「日本統治」改回「日本殖民統治」,還原真相實話實說,為何要激烈的上街示威反對,不准說出真相嗎?
    當片子介紹到鵝鑾鼻時,先出現了燈塔的畫面,然後以特寫拍了幾位黑衣黑帽的戰士,持望遠鏡遠眺海洋,此時旁白者突然振奮無比,提高分貝鏗鏘地說:台灣是南進政策的惟一基礎,守護帝國南進的指標,日章旗威風凜凜的飄揚閃耀著…。下一個鏡頭是東南亞地圖,包括澳洲,然後地圖相關地點出現關鍵字眼;石油、鐵砂、錫、棉花、橡膠、羊毛等。旁白說:那裡有日本的必需品,無盡的寶藏,南進吧!立足地是台灣,滿州守北,台灣南進。
    殖民主義加上軍國主義,掠奪太平洋區域所有的資源,遠東、東南亞、澳洲都將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為了執行南進國策,台灣青年在南太平洋戰場上犧牲慘烈,傷亡數以十萬計。
    二次大戰結束,殖民主義在全世界受到唾棄,受過殖民苦難的地區紛紛獨立建國。戰敗國日本,從此不再擁有殖民地了。
    某台灣政治人物說:讓日本人統治比國民黨執政還舒服。此人年輕,與台灣絕大多數人一樣,沒有接受過「皇室恩澤」,他的話可信度不高,難以引起共鳴。個人的言論自由,應當尊重,但是台灣的主體民意,台灣主體性,不包括那個「皇恩」。
    日本在台灣的統治正是「殖民統治」,他們還引以為傲。為什麼咱的教科書不可以說「日本殖民統治」呢?因為現在「殖民」已淪為極端的政治不正確,就替他們遮蓋一番?滿貼心的。
    (作者為電影導演)


     

     

    金正恩



  • 抗美援朝,中共曾用鮮血捍衛北韓。如今,北京想以改革開放保住北韓,但金正恩卻倒行逆施,只顧自己的苟活,簡直是恩將仇報了。
    金正恩不解放北韓人民,他自己也不可能出現轉機,只會愈陷愈深。北京也許樂見可能一,但金正恩的作為不留餘地,卻使一翻兩瞪眼的可能二提高。
    中國大陸自認是北韓的範本。一黨專政,加上市場經濟。金正恩卻無此膽識,對外抱著核子彈,對內殘民以逞。他的種種作為,掩藏不住他的恐懼;怕一改革開放,人民必將向他反撲。他為了自身的倖存,桎梏了二千五百萬人的人生。
    北韓自誇「社會主義世界第一」。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十二年全部上半天課),男子高中結業後服十年兵役;也就是北韓男子在二十八歲前沒有個體可言。戶籍管制、無遷徙旅行自由、人民不准擁有汽車;實行糧票制,且規定須在定點採買生活物資。這個「有金家特色的社會主義」,可謂剝奪了全民一切自由發展的人生。
    可能二:金正恩終結,兩韓突告統一。可能像東西德一樣不流血,也可能流血。
    可能一:與金正恩一起終結,可能是壽終,可能是政變、被刺,也可能是西奧塞斯古式的下場。然後,政權易主,不是金四代,北韓仍是北韓,改革開放,兩韓仍不統一。

    金正恩發射飛彈,反映他對外的窘迫;刺殺金正男,顯示他對內的不安。這個政權,將會如何終結?試舉兩種可能。
  • 2013-12-17 01:23



  • 中國時報



  • 【張慧英】

  •  四月間大張旗鼓拉出飛彈擺足開戰架勢,已經讓全世界見識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圖右,路透)的肖與悍;這回火速處決姑丈張成澤(右圖左),「攝政王」成了「攝政亡」,讓世人進一步見識到這位金氏王朝三世主的凶狠。不只南韓、日本開始剉,中國及東亞都得提高警覺了。
     四月間大張旗鼓拉出飛彈擺足開戰架勢,已經讓全世界見識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圖右,路透)的肖與悍;這回火速處決姑丈張成澤(右圖左),「攝政王」成了「攝政亡」,讓世人進一步見識到這位金氏王朝三世主的凶狠。不只南韓、日本開始剉,中國及東亞都得提高警覺了。

         四月間大張旗鼓拉出飛彈擺足開戰架勢,已經讓全世界見識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犭肖)與悍;這回火速處決姑丈張成澤,「攝政王」成了「攝政亡」,讓世人進一步見識到這位金氏王朝三世主的凶狠。不只南韓、日本開始剉,中國及東亞都得提高警覺了。
         張成澤事件之所以成為指標,是因為他是金正恩的姑丈,長期以來位高權重,承擔經濟計畫以及對中國關係等重要事務,是金正日留下的顧命大臣。但他被捕後4天就處決,對他指控用語乃至叛國、玩女人、吸毒等罪名,都至為嚴厲,堪稱北韓有史以來,位階最高、下手最嚴厲的一次整肅。
         金正恩鏟除老臣和軍頭的動作又快又狠。接班不到兩年,當初和他一起為老爸金正日扶棺的另外7人,已經有5人被解職,其中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被拔掉時還曾爆發槍戰,但比起來,原本看來權力最大、地位最穩的張成澤下場最慘。
         北韓內部事務向來諱莫如深,因此難以證實的傳聞層出不窮,有說張成澤和第一夫人李雪主有染,不過兩人差了快40歲,這話恐怕得存疑,但李雪主確實已兩個月沒公開露面。有說金正恩的姑姑金敬姬酗酒、憂鬱、失智,但有也有報導指這次是金敬姬和金正恩聯手鏟除張成澤,以免張系勢力坐大危及金氏江山;也有說民間流傳「張成澤比較能幹、由他當政生活會好得多」,如果金正恩對政績心虛而幹掉可能威脅自己的人,倒不離譜。
         很明顯的,金正恩是在宰殺老臣以獨攬大權,金家三代的獨裁高壓,造就了北韓政權的極權、恐怖加洗腦式統治。當年金正日一接班,就把可能威脅他的叔叔金英柱下放到深山裡,但他仍接納了父親留下的老臣,比起來,金正恩心狠手辣尤勝乃父。
         急著去除威脅的另一面,可能也反映了金正恩的缺乏安全感,之前有傳聞說他曾經差點遭到暗殺。金正恩的權位,未必如表面上的那麼穩,但他抓權之力道,倒的確如大家所見的既快又狠。
         金正恩從小錦衣玉食長大,不像前兩世吃過苦。大哥金正男本來順理成章是接班人,但他2001持假護照闖關日本被捕,引發醜聞後失勢,之後一直在中國庇護下過著流亡生活。二哥金正哲和金正恩都是高英姬所生,但2006年他到德國聽演唱會,新聞曝光後也失寵。而且據說他「性格懦弱,像個女人」,所以最後由老三金正恩出掌大位。不過這次逮捕張成澤,是金正哲率領護衛隊建的功,看來也並不柔弱。他的角色耐人尋味,值得再觀察。
         17日是金正日逝世兩周年紀念,金氏王朝的變化,屆時的場面或可略見端倪。但無論是金敬姬、金正哲,或被媒體看好的金正恩妹妹金汝靜,以及同父異母姊姊金雪松,他們如果會被重用,除了基於維護「白頭山血統」的統治外,也必須是在不會讓金正恩感到威脅下才可能有機會。
         所以,流落在外的金正男,真的應該開始冒冷汗了,如果金正恩不想讓反對勢力有迎回金正男取他而代之的可能,或者讓他取得中國更積極的支持,難說不會先對這位異母兄長下手。不只金正男該緊張,南韓、日本、中國也感到憂心。南韓政府和軍方緊急召開國安政策調整會議,一來怕金正恩將採取軍事強硬冒進路線,二來怕北韓權鬥導致內亂,大批難民湧來也很讓人頭痛。
         金正恩是想推動經濟改革的,殺掉張成澤後他應該會自己來拚經濟,不過到目前為止,沒看他展現過什麼樣的治國長才,把一個開城工業區關來開去,也不像是個有籌畫有分寸的人。但經濟改革如果成績不佳,他會更火大。
         北韓向來依靠中國的支援,過去的領導人也特別重視和中國的關係,但金正恩似乎對中國不怎麼在乎,揚言射飛彈搞得全球緊張的當時,還根本不聽中國的勸,以致於上任至今中國也沒讓他去訪問。目空一切的金正恩像個自走炮,讓中國覺得愈來愈難搞,雙方雖然有戰略上的共生利害,但關係仍有可能出現變化。
         手握導彈與核武的金正恩,已經為大家帶來許多驚訝與驚嚇,但這只是開始,隨著北韓核武技術的順利推進,金正恩將是東亞一個愈來愈難測的威脅。


    北韓今天舉行紀念前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兩周年典禮,外界非常關注現任領導人金正恩最重要的兩位女人-妻子李雪主和姑姑金敬姬,北韓官媒報導,李雪主公開露面,且看起來安然無恙。南韓媒體引述北韓國營中央電視台報導,金正恩夫婦和金永南、崔龍海等政要一起去錦繡山太陽宮殿參拜金正日。這是李雪主於10月16日消失於公開場合後,時隔61日首度露面。先前有媒體傳出李雪主和金正恩姑丈張成澤有苟且之事,外界都在關注今天李雪主是否會現身。不過北韓官媒所播映畫面中清楚出現李雪主身影,並且看起來安然無恙,謠言可說不攻自破。
    共軍南京軍區前副司令、中將王洪光說,北韓擁核,中國是受威脅的主要國家,應動員全部資源力勸北韓棄核,至少不能進行第4次核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日前處決姑父、北韓前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3日起陸續致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美國國務卿凱瑞,都提及重啟六方會談議題。種種跡象顯示,北京當局十分關切北韓政局發展及核武動向。環球網16日刊登了解放軍將領對北韓擁核的看法,說明了北京的憂慮。文章說,北韓擁核,中國是受威脅的主要國家。北韓核試基地,基本沿兩國邊境展開。正常核試驗的放射性物質洩漏,都可能飄到中國境內;北韓試驗的運載工具如果射向偏差,將造成大陸人員、物資和環境損失。王洪光說,針對北韓擁核,美國在南韓、日本、海上、本土西海岸正部署反飛彈系統。美國提前部署,其實是針對中國有限的核反擊能力,減少中國核武對美的最低威懾,中國戰略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他說,還要考慮一旦發生強烈地震,或美國發起打擊北韓核設施,受損核設施所形成的核汙染,那將是中國的災難。文章說,中國要動用全部資源力勸北韓棄核,至少不能進行第4次核試驗。文章指出,為了中國及北韓利益、朝鮮半島及東北亞的穩定,中國要動用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政府、民間的所有資源,全力說服北韓棄核。中國要切實和公開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制裁北韓的決議。



    美國國務卿凱瑞15日警告,金正恩處決姑丈張成澤,顯示他「行事魯莽、冷酷無情而且沒有安全感」,該事件凸顯美、中、俄、日及南韓必須採取共同立場,遏制北韓發展核武。成澤是北韓政權第二號人物。北韓當局不久前指控張成澤貪污、通姦、玩女人、賭博與吸毒等罪名,9日在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逮捕他,並拔除他所有職務與權力。僅過4天,國營媒體13日報導張成澤遭處決。
    美國務卿凱瑞15日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新聞節目「本周」訪談指出,「這件事讓我們知道他(金正恩)很多事情,首先是他非常魯莽、無情、沒有安全感」。
    凱瑞把金正恩比擬成已故伊拉克獨裁者海珊,「把人從觀眾裡拖出來,剩下的人坐在那冒冷汗,沒人敢動。我想起以前看過的影片中海珊做過一樣的事情」。
    凱瑞表示,「我們觀察到他(金正恩)個性古怪乖僻,而且擔心自己的權勢不穩,因此想辦法根絕任何潛在威脅,做事明目張膽而且冷血」。
    凱瑞不但嚴詞批評金正恩整肅異己,亦指出國際應對北韓政權穩定性提高警覺。他說,「這件事告訴我們北韓政權內部相當不穩,多起處決事件顯示政權確實存在不安與危險」。
    金正恩據信年齡30歲,自2011年上台後已兩度試射長程飛彈、一次核試,無視聯合國制裁。美國官員說,歐巴馬政權正與中國合作,避免北韓內部動盪影響朝鮮半島。
    凱瑞指出,金正恩「冷酷而且可怕」的獨裁政治還有他的不安全感,提醒中國、俄國、日本、南韓、美國必須「維持相同立場」,阻止北韓發展核武。凱瑞說,「像金正恩這樣的人手上有核武,現在令人更加無法接受」。
    東海局勢詭譎 南韓預警機巡邏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南韓政府官員表示,南韓擴大防空識別區(KADIZ)15日正式生效,預警機「和平之眼」(Peace Eye)曾飛越離於島(中國大陸稱蘇岩礁)南側上空。這位官員說,「和平之眼」預警機向來定期監視KADIZ,15日的監視區域包括離於島上空。
    據了解,韓預警機進入離於島南側上空前,並未向中國大陸提交飛行計畫。


    【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日前突然處決姑丈、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後,逃到南韓的北韓民眾偷偷和故鄉親友聯絡獲得的資訊顯示,北韓舉行「思想教育」的次數增加,並要求民眾具結效忠。英國BBC網站報導,「脫北者」張金順 (譯音)表示,金正恩殺張成澤的消息讓北韓人意外、不解且害怕。張金順2004年逃離北韓,現在經營北韓新聞網站。張金順表示,從電話中可以聽出來,北韓人心中充滿恐懼。他說:「北韓人表示,領袖親自參與除掉親人的行動,時代已經變了。」有些人則認為,金正恩的威信受到影響。一名北韓商人告訴南韓的聯絡對象,「一半北韓人認為,張成澤是代罪羔羊,為北韓經濟低迷的過錯背黑鍋」。他還表示,北韓人雖然被迫參加思想教育,私底下卻問,金正恩對自己姑丈怎麼下得了毒手?另一名北韓商人說,處決張成澤之舉顯示金正恩不講倫常,造成民眾對他產生反感。張金順說:「北韓領導人已失去神格光環。」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前亞太助理國務卿坎伯上周末接受CNN訪問時透露,美國政府訪問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瑞士求學期間認識他的人,並對他的個性做出了結論,認為他「危險、難以捉摸、有暴力傾向、自以為了不起」。金正恩在瑞士求學期間,使用的身分是北韓大使館司機的兒子。有關金正恩究竟在瑞士留學多久的說法不一,大部分報導說他在一九九八年到二○○○年在瑞士讀寄宿學校,也就是他十五歲到十七歲時。不過,坎伯說:「他在瑞士待了七、八年。」他說:「我們為了了解他的個性,想盡辦法訪問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包括同學和其他人。受訪者的普遍說法,讓我們相信,他是危險、不可捉摸、有暴力傾向和自以為了不起的人。」坎伯是在討論金正恩姑丈張成澤被處決一事時透露此事。他承認:「我們真的不知道張成澤遭整肅的來龍去脈和原因。」他說:「我們不知道北韓政權內部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道金正恩腦袋裡想些什麼。但如果我們對他的性格的評估正確,他的性格會影響這個擁有核武的流氓國家、它對外面世界的威脅,以及北韓兩千五百萬人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