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台灣文化果真短視近利?

台灣文化果真短視近利?
2011-08-25 中國時報 【劉明德】
 聽說,「不去台灣終身遺憾,去了台灣遺憾終生」的順口溜已傳遍大陸。短短三年,陸客來台的熱潮消退,而且,還出現這種順口溜?是傳神,還是汙衊?

 對照香港一年可以接待一千三百萬的陸客,怎麼願意來台的陸客一年只到一百六十四萬就上不去?問題出在哪裡?是陸客嗎?恐怕不是。如果是的話,何以同樣是陸客,一年有一千三百萬人願意去香港,而願意來台灣的卻不到人家的零頭?

 台灣官方的解釋是,問題出在資訊不足,也就是說,「大陸人民對寶島的好山好水、好買好吃好人情,認識的還不夠多,所以才沒有把台灣行列為旅遊選擇,以至於來台陸客後勁不足」。台灣旅行業者卻坦言,不是資訊不足,而是「自作孽!業者惡性競爭、強迫購物,商品價高又賣假貨,台灣人不誠實是讓陸客卻步的主因」。

 如果「台灣人不誠實是讓陸客卻步的主因」,那麼,我們要問,我們對各國來的觀光客都不誠實嗎?還是只對來自於某些地方的觀光客不誠實?如果我們只對來自於某些地方的觀光客不誠實,那麼,這又是為什麼?筆者的看法是心態上和認知上的差別。

 很顯然的,我們的旅行社對於來自於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的觀光客和對於來自於大陸等「落後國家」的觀光客是兩種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對前者重視、卑下(衍生出誠實),對後者輕視、傲慢(衍生出不誠實)。只有這樣解釋,才能解釋為什麼我們把日本人、美國人視為貴賓,他們來台灣是我們的榮幸,要提供他們最好的。相反的,我們同胞對於陸客的內心又是另外一種心態,在長期的主流媒體教育下,認為大陸落後、髒亂、不民主、沒有人權,甚至還想統一台灣。因此,不喜歡、甚至輕視陸客,卻又要賺人家的錢,這種內心的矛盾才會出現種種不尊重陸客的做法:不誠實、只想賺錢、不專業、沒有熱情、隨便等等。既然如此,人家怎麼還會想再來台灣?

 之前有一則消息,其隱含的意義和本文所談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人都知道,回教徒不吃豬肉,但台北縣有一家服裝代理商卻強迫其下三名信奉回教的印尼外勞吃豬肉。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因為不尊重。為什麼可以不尊重?因為這三名外勞來自於印尼而不是來自於美國。但人是很敏感的,你對別人真心好,別人一定感受得到;你敷衍別人,別人也一定知道。

 要讓陸客來台,其實沒有那麼困難。景點、美食、宣傳、自律公約、不二價等,這些都只是技術性問題,而不是核心。核心是真誠和尊重,真正是以客為尊,而不是只是想賺錢。換句話說,賺錢是附加的,這才是真正的旅遊業。如果只想賺錢,最後就會兩頭空,既賺不到人家的錢,也會倒過來被人家看不起。原來,台灣人是這樣子…短視。(作者為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從大陳島到寶島 吃到傳說的香蕉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專題報導】

五十六年前的二月九日,扛著鋪蓋、牽著小孩的大陳人,擠在軍艦甲板上。大家七嘴八舌好奇地看著四周。這個叫作「基隆」的港口,是下大陳港灣的好幾百倍大,四周都是過去根本沒見過的日式洋樓。岸上擠滿了鼓掌的人潮,喊著他們聽不懂的歡迎口號。人群中還拉著一幅幅布條,少數讀過書的人唸著:「歡、迎、大、陳、義、胞」。

鼓掌人潮 歡迎大陳義胞

在歷史的漩渦下,大陳、漁山、披山、南麂的一萬八千多人,自此離開了原來安身立命的小島。從這天起,他們被加上一個集體頭銜:「大陳義胞」。

新北市永和文化路底的「周家大陳年糕」,是台灣最有名的「大陳美食」。八十歲的老店主周阿法,跟著父親周美美一起來到台灣。問起當初願不願意來台?周阿法表示當然願意,「大陳島這地方很辛苦啊:冬天又冷,風浪又大,天氣糟的時候,連出海捕魚都沒辦法…」

大陳人到了「寶島」,受到熱烈的歡迎。在基隆各學校臨時權充的招待所,從蔣總統夫人宋美齡以下,官員、明星和勞軍團,如走馬燈般停不下來。多數人看到傳說中的香蕉,三口兩口興奮地吞下肚。


一江山孤兒天真無邪吃著寶島的香蕉。
聯合報資料照片
鄉愁難解 誓言反攻大陸

不過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有土地財產,連語言都不通,接下來怎麼生活?

多數人並不大擔心。因為蔣經國主任與沈之岳專員都說過,國家一定會照顧大陳鄉親;再說反正過兩年反攻大陸,就可以回大陳去了。

釀酒師傅 釀出紹興美酒

政府最先的大陳政策,是依據義胞先前職業決定安置方式:漁民分配到沿海,三戶人家給一艘船;種田的分配到農地,主要集中於高屏溪流域的河川地。就業輔導政策中最有趣的,是一批以釀酒為業的大陳人,被分配到埔里的酒廠。埔里酒廠也靠著這群大陳師傅,成為全台最佳的紹興酒產地。

雖然領到免費的土地、房屋,初期還提供生活津貼,但多數義胞的生活仍然非常困苦。因為他們分配到的農地多半是貧瘠的河灘地,又容易受到颱風災損;浙江與台灣的漁業環境也不一樣,漁民的收穫普遍欠佳。

改行跑船 跳船長住美國

因此從一九六四年起,政府進行「大陳義胞二次就業輔導」,訓練他們轉任船員、碼頭工人等職務。一九七○年代,擔任船員的義胞超過三千人,占全台船員的一成。當年遠洋船員「跳船」風氣興盛,許多大陳人從此留在美國。他們在餐廳打工、努力躲過移民局的追查,等到有機會「大赦」取得身分,再把台灣的親戚接過來。

兩岸開放之後,有沒有大陳老人選擇落葉歸根,回島上居住?「回台州住的人倒有過,回島上住的沒有。」台州市台辦處長趙孔茂說,「畢竟島上的生活條件實在不好。」

更多的大陳島報導請見:
● 「大陳島今昔」攝影報導
● 大陳採訪紀錄片
● 台視「熱線追蹤」十五日晚間十點播出大陳島專題

【2011/0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44-233-2B4-233-2B3-2F313d30304-233-2F343-2B3-2F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專題報導】 2011.02.10 02:57 am



宜蘭蘇澳大陳社區(岳明新村)內,依舊保存許多當年克難興建的簡陋房舍,置身其中,彷彿掉入歷史洪流。
記者周永受/攝影
當初政府在全省興建了卅六處「大陳新村」,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各個新村的面貌也出現很大的差別。

「大陳新村」只是統稱,每個社區都有自己名字。除了再興、復興、自由、克難、力行等「標語類」之外,也有根據義胞的來源地,例如台東富岡的漁山新村、屏東高樹的南麂新村等。分配到南投埔里的四十多戶義胞,因為都在酒廠工作,就稱「紹興新村」。

宜蘭蘇澳的岳明新村,得自大陳行政專員沈之岳:情報出身的沈之岳曾經化名「王明」,因此各取一字為「岳明」。

這些社區興建的時候,清一色是磚造平房,依據每戶的人口數分配,平均每人只分到一坪大。宜蘭縣議員陳金麟記得,一九六一年的波密拉颱風,吹掉岳明新村全部屋頂。政府沒就地重建,在每棟房子四角各蓋一根水泥柱,再灌上不到十公分厚的鋼筋水泥屋頂,算是整修。

如此居住品質,即使當年也算相當寒酸,根本不夠住,因此很早就有人自行改建。其中永和的五和新村,幾乎全部改建。由於原先地皮太小,因此每戶從二樓以上,都自動向街巷「擴張」近一公尺,形成「上大下小」,類似騎樓的景觀。

大陳社區的另一個特色是設「村廟」,供奉當初從大陳島一併撤出來的神祇。除了觀音、媽祖、關公,也有台灣不常見的楊府大臣、五顯菩薩、平水禹王、阮弼真君、漁師大臣等。許多村子甚至有「蔣公感恩堂」,或是供奉蔣公神像。

【2011/0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專題報導】 2011.02.10 02:57 am



大陳義胞被暫時安置在各學校,當地民眾好奇地在門外探頭探腦。
聯合報資料照片
台州台商中,至少有三位是大陳義胞背景,他們選擇在當地發展,與鄉情沒有多大關係。在椒江區開茶行的顏達中,在台灣時是同鄉會秘書長,常與台州的政商界打交道,「朋友交多了,就決定來這邊發展。」

陪同記者登上大陳島的尚枝菊,在台州開幼稚園,爸爸也是大陳義胞。她坦承:雖然從小就聽長輩講大陳撤退的故事,但自己到了台州後,「我才曉得原來大陳島就在這裡」。

在台灣的外省族群中,大陳義胞算是特殊的異數。「他們是最弱勢的外省人」,紀錄片工作者丁雯靜說。

大陳原本就是生活艱困的離島,來台後又集中住在安排好的社區。老一輩長期住在大陳社區裡,相較其他管道來台的外省籍人士,普遍國語能力更差,跟其他族群(包括外省人)溝通的困難度更大。

現任交通部政務次長的葉匡時,老家在花蓮的大陳社區,卻不是「義胞」:他的父親是浙江溫嶺人,當時在花蓮的公營事業上班,突然來了幾百戶大陳義胞,政府就替葉家在村裡安排一間房子,負責跟義胞們溝通,「否則全花蓮沒人聽懂他們說的話!」

一般外省人的職業多是軍公教,大陳人吃公家飯的比例卻不高,唯一例外是調查局。當初的行政專員沈之岳,後來擔任調查局長,對於自己帶來的大陳民眾,始終特別照顧。而且大陳人集體拋棄故鄉追隨政府,也被認為是忠貞不二的表現,自然最適合從事情治工作。

【2011/0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王健壯:記者向偏激政客宣戰

【聯合報╱王健壯】 2011.01.23 02:55 am


土桑槍擊慘案發生後,美國政壇展開集體反省,兩黨政治人物都自我要求,不再發表煽動性的仇恨言論。但唯一的例外是裴林,她不但高分貝反擊輿論指控她的言論與慘案間接有關,更以「血祭」這樣的宗教典故來渲染外界對她的批評。

但就在裴林揚言仇恨言論無罪,並且嗆聲「我不會坐著不動,我不會閉嘴」的時刻,終於有人挺身向她宣戰,發難的人是《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梅班克(Dana Milbank)。

梅班克今年才四十三歲,但早已是享有盛名的華府記者。小布希執政八年期間,他多次揭發總統謊言,白宮恨他入骨,總統幕僚更幾度要求《華郵》老闆炒他魷魚;但肯定他的人卻公認他是「自由派最前線的哨兵」。

這幾年小哨兵已經變成大將軍,他不但是最有影響力的白宮記者,他寫的〈華府素描〉專欄更是滿城爭讀。他曾經形容在華府當記者,是一份「一盎司虛榮,一磅厭倦無奈」的工作,他的厭倦無奈雖然來自虛偽的華府文化,但右翼勢力的坐大猖狂,更讓他心有所憂;他對裴林宣戰,證明他對極右勢力終於已忍無可忍。

裴林自從與馬侃搭擋競選後,至今仍是曝光率最高的政治人物,她與新近崛起的茶黨勢力結合後,更儼然變成了右派代言人,以及最熱門的共和黨下任總統候選人,她的煽動言論更常常成為媒體的頭條新聞。

除了新聞曝光率高得嚇人外,裴林在報紙專欄與電視談話節目中也是熱門人物。根據梅班克的統計,他自己就曾以裴林為題寫過四十二篇專欄,《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陶曼玲(Maureen Dowd)寫過四十五篇,福斯電視名嘴歐拉利(Bill O'Reilly)更做過六百多次以裴林為題的談話節目。

但「裴林熱」或「裴林瘋」的現象,不但讓媒體充塞了極化言論,也讓政治文化變質惡化。裴林在土桑慘案前,把必欲去之而後快的民主黨政治人物列成一份「目標地圖」(慘案受害人之一的眾議員吉佛茲也在其中),已經讓自由派心所謂危,慘案發生後,裴林仍不知痛改前非,才讓梅班克終於決定發難。

梅班克向裴林宣戰的具體行動是:呼籲包括紙本、電子與網路在內的所有媒體,暫停報導任何有關裴林的新聞一個月,讓即將到來的二月份,變成一個「沒有裴林的二月」,讓裴林的名字從每個人的嘴巴與鍵盤上徹底消失。

為什麼要抵制裴林?梅班克的理由是:她被過度報導,她被不當塑造為保守派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她的煽動性仇恨言論造成民眾的極端對立;另一位《紐時》專欄作家道查特(Ross Douthat)更建議裴林,關掉她的臉書,不要再上電視,「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妳不再回應批評而停止運作」。

但媒體與裴林這幾年已形成共生關係,祇要有裴林的新聞,電視收視率會提高,網路點擊率也會增加,一旦沒有了裴林,即使短短一個月,媒體都將承受重大利益損失;梅班克雖然明知利之所趨,理想難行,卻仍然呼籲媒體同行加入他,尤其是那些知名專欄作家與電視節目主持人。

在美國政壇展開集體反省的同時,梅班克發起的行動也代表了新聞界集體反省的一個開始;但政客反省能持續多久?媒體反省能號召多少同業?這是美國政媒兩界的重大考驗,全世界都在等著看,也等著學習。

【2011/01/23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