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I-Voting

別讓I-Voting變政客玩物

2015-09-29 01:51:08 聯合報 孫振義/政大地政學系副教授(台北市)


中秋佳節遇到秋颱杜鵑攪局,加上拜讀完廿七日民意論壇「河川防災外國經驗未必靈」一文後深有同感,思考著颱風、地震、土石流頻傳的台灣,究竟應該以何種「廿一世紀環境規畫思維」來進行規畫,正是主政者重要的功課。若要符合廿一世紀環境規畫思維,除強調民眾參與機制外,必須同時有規畫學習、參與式設計及科技資訊的配套,I-Voting才有實踐的基礎。首先,為讓民眾擁有討論與參與規畫的基礎,規畫學習不可或缺!在台灣推動多年的「社區規畫師」、新北市的「都更規畫師」或水保局的「農村培根計畫」,都是運用培訓機制,讓百姓得到初階規畫概念、邏輯與基礎能力的重要政策。其次,要讓受過規畫學習的民眾成為種子,促使更多民眾加入參與式規畫工作,並透過種子成員助政府與規畫專業者瞭解民眾的在地想法與創意,然後在協同創作中達到參與式設計之實踐。在規畫過程中,還需適當運用科技資訊與大數據,才能讓規畫誤判機率下降。例如,若不以科學方法審視台灣河川坡陡流短、含沙量高、泥沙易淤積、流量豐枯懸殊等特性,也不探究過去河川藍色公路失敗原因,就提出類似「運河社子島」方案叫民眾抉擇,著實會令人捏一把冷汗!規畫案唯有充足的基礎資料,包括:地形地貌、生態環境、氣候環境、文化歷史、既有建築物、地籍資料、問卷、居民行為調查…等圖資,才有可能產出客觀、公正、周延的方案。而當各方案想聽取民眾意向或有抉擇爭議時,才考慮以I-Voting方式交給全民議決。否則單有I-Voting機制,在未能充分知曉整體規畫目標與實質限制條件下,民眾僅能在不甚瞭解的數個規畫方案中做抉選,這僅能算一種表象地好惡表現。若加上參與投票民眾比例過低,其結果之代表性恐讓人質疑。甚至當未來規畫方案出現瑕疵時,只要宣稱這是全民議決的方案,I-Voting就能成為未來政府與規畫者卸責理由。所以,政府不應將I-Voting當成萬靈丹,讓未成熟的方案輕易攤在民眾面前令其選擇。I-Voting雖是種好工具,但用之不可不謹慎啊!

河川防災 外國經驗未必靈

2015-09-27 01:13:04 聯合報 張炎銘/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


今天是中秋節,恰恰好又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河川日」;更讓人訝異的是,杜鵑颱風也來搗蛋,老天似乎要大家,除了賞月、吃月餅、烤肉外,也藉機想想自己的河川。台灣河川平時美麗婉約,上游有高山、美瀑、神木,下游則有濕地、夕照。例如淡水河的微風運河、大安溪的地震峽谷、大甲溪的高美濕地、北港溪的鰲鼓濕地、曾文溪黑面琵鷺、秀姑巒溪的泛舟活動,都非常值得大家去親身體會。但台灣河川也有獨特條件,如坡陡流短、含沙量高,且流量豐枯懸殊、河川地高度利用。近百年來,先民為在這塊土地上安身立命,投資龐大經費人力,方能將洪災損失降到最低;看看蘇迪勒颱風造成淡水河下游暴漲,多虧有防洪牆、抽水站,才能保住許多人生命財產安全。但政府做得好,是理所當然,沒有人為淡水河系的防災說「讚」,更糟糕的是,一些學者、環保人士看到國外美麗的河川環境,就要求政府比照,要拆除堤防、還地於河,卻未設想台灣的都市都是建立在沖積平原上,台北盆地過去就是「台北湖」、彰雲平原乃是濁水溪南北擺盪形成,若無堤防保護約束,洪流萬馬奔騰、四處亂竄,民眾如何安居樂業?近年環保風起,維護河川生態、復育自然環境,堤防、護岸工程也紛紛改回土堤、砌石、蛇籠,雖較美觀環保;但不可諱言,除非用地夠多、堤防斷面夠大,否則潰堤機率是增加的。都市地區寸土寸金,考慮社會、經濟可行性,有時,醜陋的鋼筋混凝土防洪牆,是無奈的較佳選擇。河川,是大地的臍帶。早期,政府民眾都把河川當成排水溝或垃圾場,我們也因此付出慘痛代價,後來須耗費巨資清除河床下的垃圾;中期,對於河川只重視防洪與水資源利用;近年則偏重於河川環境營造、復育河川生態功能。不管情勢如何演變,水,是必要的資源,要思考如何留住、保持清潔以供利用;但太多水也是災禍,危及生命財產安全,人類能夠著力的,是利用經濟手段來達成彼此的平衡。從二○○六年開始,台灣比照世界河川日也有「台灣河川日」,當時考慮世界環境日(六月五日)及水利節(六月六日),暫定的河川日是六月六日,最近幾年則與世界接軌,轉移至九月辦理。河川日在哪一天並不重要,但中秋節欣賞月色之餘,或許民眾也該想想如何愛護我們的河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