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張老旺國旗屋與陳芳明:

今天雙十國慶日,桃園市知名國旗屋老闆張老旺上午自費舉辦第29年國慶升旗典禮,滿街旗海飄揚,退伍軍人穿著抗日88軍軍服參加,民眾高喊「中華民國萬歲」場面感人,市長張善政表示,張老旺國旗屋以自己私人力量辦理升旗第29年,台灣從南到北無人能及,不分藍綠白放下顏色站在一起,團結在國旗底下,才會贏得尊敬,中華民國越走越好。

張老旺國旗屋每年自腰包舉辦國慶升旗典禮第29年,今年移師中壢區龍江市民活動中心辦理,今天上午升旗現場和周邊插滿1.8萬面國旗飄揚,張善政與夫人張琦雅、市議員邱奕勝率議員、藍綠白立委參選人及新黨主席吳成典、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與現場近2000人一起唱國歌、參加升旗典禮,高呼中華民國萬歲。張善政表示,張老旺從滇緬來到台灣,為國家貢獻一輩子,今年適逢滇緬孤軍撤退來台70週年,70年來滇緬軍人在中壢龍岡地區打造在台灣的家,成為地力獨有特色,今天不分顏色來支持張老旺升旗典禮,更是支持中華民國國旗,大家在國慶日放下不同意見,一起團結在國旗底下,展現團結力量,才會受到國際社會尊敬,更有信心中華民國會越走越好。

張老旺表示,當年母親害怕槍聲一起找不到父親,就縫製一面國旗交給父親,讓我們找到國旗就找到父親,他到台灣發現父親很愛那面國旗,直到去世,他整理遺物發現該面國旗,就是救他來台的那面國旗,當時一捏碎掉,從此他發誓要掛國旗掛到死,從一面國旗三個人升旗,至今聚集那麼多人升旗,讓他好感動。

張說,他11歲時抵達忠貞新村,在宵裡國小讀書時,發現國慶日這天大家都會集合起來,家家戶戶掛國旗慶祝國慶日,每一間房子前都會插上2隻國旗,後來國慶日舉家歡慶逐漸消失,他舉辦國旗升旗典禮會一直繼續辦下去。升旗典禮藍綠白都出席參加,更有許多民眾穿著國旗裝,自備國旗出席參加升旗典禮唱國歌,氣氛熱烈感人,自桃園趕到參加張老旺升旗典禮的李姓夫妻表示,聽到張老旺自辦國慶升旗典禮持續29年,令人敬佩,最近幾年國慶日街頭掛國旗變少了、國慶升旗不像以前那麼熱烈,張老旺與國旗的故事感人,特地參加升旗典禮。

桃園市知名國旗屋老闆張老旺(左三)自辦國慶升旗典禮,市長張善政(左四)與藍綠白人士參與熱鬧。記者曾增勳/攝影





【聯合報╱陳芳明】 2012.05.10 02:49 am 情緒沸騰中的台灣社會,似乎毫無止息下來的跡象。彷彿是火上加油的趨勢,一樁又一樁的公共政策,正好都與人民的利益完全站在對立面。馬總統的第二任還未就職,就已經造成人神共憤的局面。這位獲得684萬票的總統,恐怕不敢相信,自己的民調支持已經降到百分之15上下。比起前任的陳水扁,全然無分軒輊。這是中產階級的憤怒,充分表現了整個社會的信心危機。 中產階級的形成,大約始於1970年代之初,也就是蔣經國準備接班的關鍵階段。十大建設開始進行,本土化政策著手實施,而民主化的中央補選制度逐步建立。這是台灣歷史加速轉型的時期,資本主義化的台灣,漸漸捲入全球化的洪流。政治的改革開放,經濟的繁榮盛放,造就第一世代中產階級的誕生。這個世代,基本上經過戰爭的洗禮,也銜接了戰後嬰兒潮的關口。第一世代的他們,現在如果不是初入退休,便是正要告退,一生的夢想會不會成為泡沫? 他們是創造經濟奇蹟與民主奇蹟的一群,台灣能夠順利完成和平演變,正是拜賜於他們年少時期的全心投入。見證了海島躋入亞洲四小龍,見證了台灣文化的百花齊放,見證了性別、階級、族群的平等混融,他們期待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能夠安心把如此寧靜的時代傳給下一世代。如此謙卑而平凡的夢想,如今卻遭到殘酷的考驗。 中產階級的存在,是所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礎。他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代表著全世界民主國家的普世價值。台灣的中產階級,並不是憑空掉下來,而是經歷過戰前殖民時代與戰後威權時代的輪番折磨。恰恰就是穿越過荒涼的政治階段,他們不願意再看到歷史的反覆。如果權力接班必須要經過流血、革命、鬥爭、政變、暴動,則這小小海島付出的代價,簡直無可算計。他們寧可以經濟奇蹟來換取民主政治,在公平正義的條件下,每個人都可以獲得生存的機會。 從1970年代到20世紀終結,中產階級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他們不僅把台灣帶出閉鎖的空間,也使被壓抑的文化能量蓬勃釋放出來。今天他們看見了政黨輪替,也看見了台灣成為華文文學的中心。完全是由於不同世代的中產階級相互合作,相互傳承。在80年代,他們慢慢感受到貧富差距益形嚴重,但至少還能忍受。跨入21世紀後,最平凡的夢想竟然開始遭到破壞。首先是綠色執政的阿扁,先是挑起族群戰爭,又繼之以貪腐事件,使公平正義原則幾近毀滅。 馬總統在2008年就職時,帶來全新的承諾與遠景。清廉執政確實刷新了國人的靈魂,但是,清廉只是當權者的最低道德標準。如何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追求人民生活的安頓與自在,恐怕才是最高權位者的義務。在過去四年中,馬總統酷嗜宣稱遠遠勝過陳水扁,日後的史家當然可以證明。 然而,全民的期待並不止於此。當台灣農民與工人哀嘆生活無以為繼的時刻,整個中產階級也發出巨大的憤怒之聲。沒有中產階級犧牲奉獻,就沒有經濟繁榮,就沒有和平演變,就沒有政黨輪替。當政治改革緩滯下來之際,民主夢想也近乎破滅。當馬政府受到高度期待而獲得連任,並沒有讓人民感受改革的誠意,卻只是看見油電的同時雙漲,完全違背政治革新的期待,中產階級不憤怒嗎?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2012/05/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陳芳明:中產階級的憤怒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082971.shtml#ixzz1uSPsA9Nb Power By udn.com


太陽花學運似乎暫告結束,它所釋放出來的效應,恐怕會在更長的時間裡產生更大衝擊。如果指控他們是民進黨的附庸,或是貶抑他們是社會的邊緣人,顯然是很大的扭曲,對於這個世代的理解顯然過於遙遠。如果把他們定義為解嚴後的世代,或是概括他們是網路世代,應該可以成立,但這還不足以解釋為何會形成這樣龐大的抗議運動。從經濟層面來看,他們是典型22K世代。在大學還未畢業前,就已經看見自己未來的社會身分。先前馬政府為了應付金融海嘯,為了製造更多就業人口數字,補助企業主以22K聘請大專畢業生。如今金融海嘯已過,22K仍然不動如山。所謂清貧世代,便如此確立了。知識價格的均一化,使年輕人不僅看清知識的無望,也看清社會的絕望。制度性結構,框限了他們未來的追求。
無薪假與低薪水,是馬政府特有的經濟產物。這是使年輕人邊緣化的主要原因,並非是他們能力不足,也不是工作不勤,更不是抗壓性不夠,完全是由制度創造出來。在固定而僵化的框架裡,他們焦慮地尋找出口。這次服貿協議在立法院匆促送出委員會,充分暴露馬政府的企圖。表面上是要增加台灣的工作機會,骨子裡卻只是有利於兩岸財團的結盟與擴張。這種為財團服務的協議,並沒有為台灣青年帶來希望。
簽訂ECFA以來,土地炒作益形激烈。在都市更新名義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無不與少數財團密切合作。即使是偏遠的苗栗,那種兼併土地的醜惡嘴臉,無須由財團出面表演,政商之間的聯手如膠似漆,莫此為甚。起來反對的領導人,正是網路世代。他們見證關廠工人的慘境,見證政府首長的權力傲慢,終於不能不涉身於公民社會運動。但他們並非是孤立的行動,所有看不見前景的青年,自然而然也匯入了洪流。
公民運動的崛起,凸顯民主制度與代議政治的偏頗與缺陷。財團控制政府,政黨控制議會,黨魁控制黨員,是政黨輪替後的連鎖現象。社會底層的民意不能上達,人民投票結束後,便再也不能有效監督政府與議會。所有政府決策,都獲得議會的全力配合。從來沒有看見經濟部為人民講話,立法院要通過服貿時,也只是聽命黨主席的指揮。這種民主無力感,使年輕世代深感絕望。
從反對國光石化設廠開始,學運世代漸漸累積運動能量。大埔事件、美麗灣事件、文林苑事件、洪仲丘事件、反核運動、多元成家運動,都是在最短時間內動員,卻成功連結了不同城市運動者。利用網路的聲息相通,不僅可以蒐集精確資訊,也可以迅速找到理念相同者。他們分享共同的人文與人權價值,也分擔挑戰公權力必須付出的代價。與其說他們是反政府,不如說他們反對分配不均。在財團壟斷資源情況下,他們清楚看見政府一面倒的偏頗立場。
太陽花運動結束,他們承諾出關播種。退出立法院,退出凱道,他們並沒有消失,而是在不同城市,不同校園,繼續進行串連活動。他們的運動型態與野百合不一樣。過去要求的是國會改造,如今要求的是社會公平正義。這將是漫長的運動,不可能在最短時間獲得實現。可以預見,學生的介入投入,必定是愈來愈積極。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